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是淨土宗法脈之所在
從法藏菩薩的「讚佛 (世自在王如來) 偈」,我們不難看出阿彌陀佛的本懷願心──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是「輪迴諸趣眾生類」的愚惡貧苦,阿彌陀佛誓言,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世界的眾生,但使他們統統都可得生到其佛土,否則不取正覺。
從法藏菩薩的「讚佛 (世自在王如來) 偈」,我們不難看出阿彌陀佛的本懷願心──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是「輪迴諸趣眾生類」的愚惡貧苦,阿彌陀佛誓言,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世界的眾生,但使他們統統都可得生到其佛土,否則不取正覺。
《無量壽經》是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,詳述阿彌陀佛發起及成就大願,救度眾生的前因後果,所以,若要追溯淨土宗的根源和法脈之所在,我們不妨從阿彌陀佛在因地菩薩時所發起的「度生成佛」之願心,窺探法藏菩薩(阿彌陀佛前身)的內心世界,了解阿彌陀佛發起四十八大願的原意、其度生成佛的本懷,從而建立我們對今生今世必能「念佛往生淨土」的信心!
垢障凡夫讀佛經,總覺理深解微,祖師大德依經造論,方便我們立正和正見。唯是淨土法門,很多大德依其本宗的思想或其正依經典來演譯「淨土三經」,故淨土法門出現了善導大師所指出的「別解、別行、異見、異學、異執」的現象。
前兩篇文章討論「淨土往生經」的「體」和「宗」,如今繼續談及「用」。天台宗的智者大師立「五重玄義」,即從名、體、宗、用、教五個方面分析一部經,並確定依此經而立的某個宗的特色。
蕅益大師在《阿彌陀經要解》明辨《阿彌陀經》的宗旨是:以「信願持名」為修行之宗要。善導大師則在《觀經四帖疏》明辨淨土三經的宗旨是「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」。
蕅益大師在《阿彌陀經要解》明辨《阿彌陀經》的經體言:大乘經皆以「實相」為正體。曇鸞大師則在《往生論註》明辨淨土三經的經體言:以「名號」為經體。驟眼看來,似乎風馬牛不相及,其實「實相」和「名號」是一樣的東西。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云:言弘願者, 如大經說 :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。可知一切凡夫雖所作三業,但若不乘仗佛願業力,不管是化生,還是胎生,是不可能得生的。
相對於化生者而言,極樂世界的眾生在怎麼因緣下化生呢?《無量壽經》指出:明信佛智,乃至勝智,作諸功德,信心迴向。言「明信佛智」,即信靠佛力。
有人引《觀經》的三輩九品文,認為往生者到了極樂世界後,必須住入胎宮,修慧修福,始發無上道心、或繼續修諸功德,成阿羅漢、或住歡喜地,所謂「九品蓮花為父母」,最後才能「花開見佛悟無生」。
提出此問題的人恐怕不明白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,是一個怎麽樣性質的淨土。如《無量壽經》云:「彼佛國土,清淨安隱,微妙快樂,次於無為泥洹之道。其諸聲聞菩薩天人,智慧高明,神通洞達,咸同一類,形無異狀,但因順餘方,故有天人之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