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淨土經中「尋根」──我的根性屬於哪一輩、哪一品?
阿彌陀佛的「攝生三願」 -- 第十八、十九、二十願,都說「十方眾生」皆是彌陀救度的對象,但釋尊在《無量壽經》只向在場的已發或當發「菩提心」的聲聞及菩薩弟子,提及上、中、下三輩根性不同的機眾,皆可「一向專念無量壽佛」而得生淨土,略嫌未盡顯「十方眾生」之義。
淨土法門怎樣看「凡夫」和「菩薩」?(下)
上文從廣、狹兩義談凡夫和菩薩,就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而言,在因地的九界眾生都是「凡夫」。就極樂聖眾而言,住不退轉的八地菩薩以下眾生,未斷「變易生死」者皆是「凡夫」。
淨土法門怎樣看「凡夫」和「菩薩」?(上)
佛教常說「凡夫」,梵文 Prathinjana,義譯「異生」,即有異於佛的種種眾生。言「佛」者,即佛陀,梵文 Buddha,義譯名「覺」者,既能「自覺」,復能「覺他」
佛弟子信受淨土法門,首先要信甚麼?(下)
上文比較第十八「念佛往生」願和第十九「來迎接引」願,得知第十八願完全藉彌陀願力的救度,使無力修行、無功德迴願的凡夫,以被救、所度者的身份,只要一心信受彌陀願力的救度,即可專稱佛名,得生淨土。
佛弟子信受淨土法門,首先要信甚麼?(上)
佛教常言:「佛法大海,唯信能入」。是的,佛法浩如煙海,深不可測,真不知從何入手!《華嚴經》有云:「信為功德道源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,可知信佛是智慧的開始,佛所說的一切言教,佛弟子應盡皆「仰信」。
「已發願,今發願,當發願;若已生,若今生,若當生」的涵義
釋迦牟尼佛在《阿彌陀經》三次勸我們發願往生淨土,並言:「舍利弗,若有人已發願,今發願,當發願,欲生阿彌陀佛國者,是諸人等,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於彼國土,若已生,若今生,若當生。」
往生淨土,願生即生,萬不漏一
《觀經》是一部奇特的經典,佛陀說的是奇特之法、不請之法,九界眾生都不懂得提問和請求之法。《觀經》是唯一一部為凡夫而説的大乘經典,教凡夫如何得生彌陀淨土--極樂世界,回到諸佛的大家庭。
凡夫得聞「未聞之法」,就能得益,此乃何義?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》「流通分」立「利益分」,説明韋提希與五百侍女等十足凡夫,「聞佛所說,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,得見佛身,及二菩薩,心生歡喜,歎未曾有,豁然大悟,逮無生忍」。所謂「未聞之益」,善導大師指出:他們得聞五種未聞之法,而所受未有之益,如下:
《觀經》有「二見、五聞」的七種稀奇之益 (二)
釋尊在《觀經》大篇幅講定善十三觀,又講散善三福,但最後付囑阿難將此經的法要 – 好持無量壽佛名,流傳後世!在此「經眼」之前,釋尊總結《觀經》的成果,説明韋提希與五百侍女、無量諸天等娑婆的生死凡夫有見聞之利益。善導大師歸納為「二見五聞」的稀有、奇特之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