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已發願,今發願,當發願;若已生,若今生,若當生」的涵義

釋迦牟尼佛在《阿彌陀經》三次勸我們發願往生淨土,並言:「舍利弗,若有人已發願,今發願,當發願,欲生阿彌陀佛國者,是諸人等,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於彼國土,若已生,若今生,若當生。」
Read More
「已發願,今發願,當發願;若已生,若今生,若當生」的涵義

往生淨土,願生即生,萬不漏一

《觀經》是一部奇特的經典,佛陀說的是奇特之法、不請之法,九界眾生都不懂得提問和請求之法。《觀經》是唯一一部為凡夫而説的大乘經典,教凡夫如何得生彌陀淨土--極樂世界,回到諸佛的大家庭。
Read More
往生淨土,願生即生,萬不漏一

凡夫得聞「未聞之法」,就能得益,此乃何義?
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》「流通分」立「利益分」,説明韋提希與五百侍女等十足凡夫,「聞佛所說,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,得見佛身,及二菩薩,心生歡喜,歎未曾有,豁然大悟,逮無生忍」。所謂「未聞之益」,善導大師指出:他們得聞五種未聞之法,而所受未有之益,如下:
Read More
凡夫得聞「未聞之法」,就能得益,此乃何義?

各家文章

圖:Pixabay

往生淨土,願生即生,萬不漏一

《觀經》是一部奇特的經典,佛陀說的是奇特之法、不請之法,九界眾生都不懂得提問和請求之法。《觀經》是唯一一部為凡夫而説的大乘經典,教凡夫如何得生彌陀淨土--極樂世界,回到諸佛的大家庭。

閲讀更多 »
圖:Pixabay

凡夫得聞「未聞之法」,就能得益,此乃何義?
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》「流通分」立「利益分」,説明韋提希與五百侍女等十足凡夫,「聞佛所說,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,得見佛身,及二菩薩,心生歡喜,歎未曾有,豁然大悟,逮無生忍」。所謂「未聞之益」,善導大師指出:他們得聞五種未聞之法,而所受未有之益,如下:

閲讀更多 »
圖:Pixabay

《觀經》有「二見、五聞」的七種稀奇之益 (二)

釋尊在《觀經》大篇幅講定善十三觀,又講散善三福,但最後付囑阿難將此經的法要 – 好持無量壽佛名,流傳後世!在此「經眼」之前,釋尊總結《觀經》的成果,説明韋提希與五百侍女、無量諸天等娑婆的生死凡夫有見聞之利益。善導大師歸納為「二見五聞」的稀有、奇特之利益。

閲讀更多 »

法師專訪

坐在開往極樂世界的飛機上──宗弘法師專訪

宗弘法師較早前首度來港弘法。法師在安徽弘願寺擔任講師,也會到位於福建的分道場安福寺主持法務。談到香港,他覺得香港佛教徒對信仰的了解比較深入,學佛氣氛也好。

影音資源

關閉選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