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法門講救度,講信者得救,豈不是好像基督教?

佛教可分為「教、理、行、果」四個範疇來修學,但從學佛的人來說,亦即是「信、解、行、證」。一般來說,「信為功德道源母」,又言:「佛法大海,唯信能入」,所以,常言道:信佛是智慧開始。
閱讀更多
淨土法門講救度,講信者得救,豈不是好像基督教?

從因果和緣起看念佛往生的淨土法門

很多佛門中人因糾結在因果問題,而不信受「佛力救度」的淨土法門,或認為淨土法門是「自力修行」、「從因向果」的八萬四千法門之一,詳見前文。無可置疑,佛教是講因果的,所謂「如是因,如是果」,強調「深信因果」,「善惡報應,三世因果,六道輪迴」之理。
閱讀更多
從因果和緣起看念佛往生的淨土法門

不宜以世間的相對待之善法,看出世間的念佛往生之佛法

人雖是萬物之靈,但以人類的智慧,極其量只可以想出一個能造物的「神」,高高在上,主宰一切,而人是無法想出一個「佛」來!
閱讀更多
不宜以世間的相對待之善法,看出世間的念佛往生之佛法

各家文章

從因果和緣起看念佛往生的淨土法門

很多佛門中人因糾結在因果問題,而不信受「佛力救度」的淨土法門,或認為淨土法門是「自力修行」、「從因向果」的八萬四千法門之一,詳見前文。無可置疑,佛教是講因果的,所謂「如是因,如是果」,強調「深信因果」,「善惡報應,三世因果,六道輪迴」之理。

閲讀更多 »

為甚麼阿彌陀佛選定以念佛為往生之業?

佛言:「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。」換言之,任何有情識的眾生,皆有「佛性」──如來智慧德相,堪可作佛。佛具足「智慧德相」,是已覺悟的眾生,眾生但因「妄想執著」,是未覺悟的佛。

閲讀更多 »

法師專訪

坐在開往極樂世界的飛機上──宗弘法師專訪

宗弘法師較早前首度來港弘法。法師在安徽弘願寺擔任講師,也會到位於福建的分道場安福寺主持法務。談到香港,他覺得香港佛教徒對信仰的了解比較深入,學佛氣氛也好。

影音資源

關閉選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