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受淨土法門的三大障礙-- 慢、疑、見
By 關其禎
/ 2024-12-08
所謂「藥無貴賤,對症者良,法無高下,應機者妙」,佛教的八萬四千法門中,每個法門都有「教、理、機、行、益」等多方面的內容。
Read More
所謂「藥無貴賤,對症者良,法無高下,應機者妙」,佛教的八萬四千法門中,每個法門都有「教、理、機、行、益」等多方面的內容。
阿彌陀佛的「攝生三願」 -- 第十八、十九、二十願,都說「十方眾生」皆是彌陀救度的對象,但釋尊在《無量壽經》只向在場的已發或當發「菩提心」的聲聞及菩薩弟子,提及上、中、下三輩根性不同的機眾,皆可「一向專念無量壽佛」而得生淨土,略嫌未盡顯「十方眾生」之義。
上文從廣、狹兩義談凡夫和菩薩,就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而言,在因地的九界眾生都是「凡夫」。就極樂聖眾而言,住不退轉的八地菩薩以下眾生,未斷「變易生死」者皆是「凡夫」。
佛教常說「凡夫」,梵文 Prathinjana,義譯「異生」,即有異於佛的種種眾生。言「佛」者,即佛陀,梵文 Buddha,義譯名「覺」者,既能「自覺」,復能「覺他」
宗弘法師較早前首度來港弘法。法師在安徽弘願寺擔任講師,也會到位於福建的分道場安福寺主持法務。談到香港,他覺得香港佛教徒對信仰的了解比較深入,學佛氣氛也好。
淨土法門的修持方法極簡單,卻非常殊勝。 可惜很多人卻沒有好好了解當中的奧妙,甚至以為是一些學識不高的老人家的迷信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