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往生淨土的正因是什麼?
願生淨土者都渴求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。他們既己聞信法門,發願往生;若不知往生淨土的正因是什麼,豈不是發了虛願 (即有願無行),或行入「邪」道 (入邪定聚,永不達到目標),或一波三折,走了迂迴曲折之路(入不定聚,患得患失)!只有正因,才能入正定聚。
願生淨土者都渴求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。他們既己聞信法門,發願往生;若不知往生淨土的正因是什麼,豈不是發了虛願 (即有願無行),或行入「邪」道 (入邪定聚,永不達到目標),或一波三折,走了迂迴曲折之路(入不定聚,患得患失)!只有正因,才能入正定聚。
淨土宗祖師曇鸞大師在《往生論註》分析極樂世界的真實功德相時,指出此乃阿彌陀佛成就真實功德,並以此功德莊嚴極樂世界,其性清淨,是無為涅槃(不生不死)的世界。
上文從教、理、行、果,略談淨土法門與一般菩薩教法門之分別。在理體方面,淨土宗祖師曇鸞大師所寫《往生論註》,卻雲:「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,及舍衛國,於大眾之中,說無量壽佛莊嚴功德,即以佛名號為經體。」故知淨土法門是以「名號」為體,有別於一般菩薩教法門以「實相」為體。
《阿彌陀經》四番指出: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,成就如是功德莊嚴,說明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,皆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所成就。阿彌陀佛以無漏心生,興起建構超踰諸佛淨土的宏願,勵志修清淨業,五劫思惟,成就了真實功德莊嚴的報土。何以見得極樂世界的真實功德相?
淨土宗祖師曇鸞大師在《往生論註》判定,阿彌陀佛的名號是「淨土三經」的經體,也是淨土宗的根本教義和思想基礎。世親菩薩在《往生論》有一偈:「我依修多羅,真實功德相,說願偈總持,與佛教相應。」修多羅,梵文英譯是sutra,佛經也。
淨土宗祖師曇鸞大師在《往生論註》云:「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,及舍衛國,於大眾之中,說無量壽佛莊嚴功德,即以佛名號為經體。」釋迦牟尼佛曾在王舍城講述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無量壽經》,及在舍衛國講述《阿彌陀經》,換言之,釋尊於大眾之中說「淨土三經」,都是專門、直接介紹阿彌陀佛及其「真實功德」
《華嚴經》云: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。」學佛的第一步是起信,一切由信開始。自我二十多年前「仰信」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和德行,始信佛教,皈依三寶。我當初有很多佛教的義理不太明白,但我不曾懷疑,並相信釋尊所說的一切法,不管是談空說有,盡皆「仰信」
印度龍樹菩薩依釋尊所說的「淨土三經」,尤其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以「易行道」立「淨土」為大乘菩薩教一門,故被認為是淨土宗的開宗祖師。此因淨土法門的行持非常容易,如龍樹菩薩說「稱名自歸」,即只要行者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,則自然回歸至彼佛的真實報土── 極樂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