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藥師經》有關「往生淨土」的原文
上文論析作結:願生淨土者,唯願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;又願生極樂淨土者,唯以「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」的「正法」,即得生彌陀淨土的正確方法。今試以善導大師淨土思想,詳釋《藥師經》有關往生淨土一段經文,引申彌陀淨土法門的往生「正行」,是「專稱彌陀佛名」,而不夾雜餘佛名號,也不夾雜餘行諸行。
雖然釋迦牟尼佛曾在諸經介紹過十方諸佛及其淨土,並勸人求生淨土,但值得留意的是,除了阿彌陀佛及其極樂淨土,世尊從沒有如斯詳述得生淨土的方法。我們不妨細閱在《藥師經》有關往生淨土之一段經文,看看釋尊介紹如何稱藥師名號而得生淨土,云:
若有四眾:苾芻、苾芻尼、鄔波索迦、鄔波斯迦,及餘淨信善男子、善女人等,有能受持八分齋戒,或經一年、或覆三月受持學處,以此善根,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,聽聞正法而未定者,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,臨命終時,有八大菩薩,其名曰:文殊師利菩薩,觀世音菩薩等八大菩薩,乘空而來,示其道路,即於彼界,種種雜色眾寶華中,自然化生。
行者淨土「要門」之機,起碼是中品中生的「小乘下善凡夫人」
從以上經文得知:就此等稱藥師名號而求生淨土者,有以下的基本要求、或「最低條件」,一者皆是釋迦僧團的「四眾弟子」,二者起碼是「淨信」善男子、善女人,三者不但有淨信,而且能以自修持力受持八分齋戒。簡單來説,行者是受釋迦教化、具有出世的佛法善根,起碼是堪受戒法的「戒子」。
以上根機的人,大致上相當於《觀經》的中品中生者:若有眾生,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;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;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,威儀無缺。按善導大師判定此品根機為「小乘下善凡夫人」,他們以三福為正因,九品為正行,即循釋尊廣開淨土之「要門」,迴此善根,求願往生淨土。
再推而析之,以上根機的人,也類似於《無量壽經》所說阿彌陀佛的「來迎接引」第十九願所攝之機眾: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發菩提心,修諸功德,至心發願。不同之處是此願涵蓋「十方眾生」,不問善根具與不具,或不論威儀缺與無缺;就攝機廣狹方面,略有別於前者。
先要認清自己的根機、身份或輩品,和辨定相應的行持方法
這點很重要,要認清自己的根機,決定以什麼身份或輩品,和決定以甚麼行持方法,願求得生淨土!釋迦世尊在《藥師經》明言:稱藥師名號而求生淨土者的基本要求或最低條件在先,必有其因由,佛弟子讀經時宜對號入座,辨定自己的根機,以相應法來修持,才得法益。若然機不應法,猶如症不對藥,未必受益,乃至如煮沙成飯,無有是處。
例如,我等雖受了三皈、五戒的釋迦弟子,但隨即犯戒、破戒,枉論以自修持力 (自力) 修其他定慧之學,豈有出世的佛法善根,並願求生淨土呢?又,若然我們沒有具備上述基本要求或最低條件,就老老實實地確認知自己,不是稱藥師名號而得生淨土之機,再往下看亦不切實際。
很多初接觸淨土法門的六道凡夫,誤以為自己是堪受釋尊善法的「法子」,欲迴所修「雜毒之善」,作為「出世的佛法善根」求生淨土,但善導大師在「至誠心」釋指岀:此必不可也!又如《阿彌陀經》云: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!
換言之,佛弟子在沒有受持釋尊「善法」,並具有「善根」的情况下,根本不是淨土「要門」之機,難以自修持力之定善、散善之行業,迴願求生淨土!
《藥師經》有關往生淨土一段經文最令人費解的一句
上述《藥師經》有關往生淨土一段經文,最令人費解的一句話是:法子雖「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」,但「聽聞正法而未定者」。這裡有三個問題:
一者釋迦世尊既在《藥師經》說「法子」願生淨土時,為甚麼不說東方琉璃光淨土藥師佛所,而扯到說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?究竟「法子」將會往生琉璃光淨土,還是極樂淨土呢?
二者,「法子」聽聞正法,是甚麼「正法」?若不正確了解釋尊在淨土三經的宗體,恐難知道往生西方淨土的「正法」,正因、正行、正念、正定等。這個「正」字是指正邪、正雜,還是有甚麼意思?若沒有全面及深入地了解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,恐難解惑釋疑!
三者,「法子」聽聞正法而未定者,何謂「未定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正法」?要「定」甚麼呢?這個「定」字可圈可點,又具多義,如辨定、選定、決定、正定,還是堅定等,怎樣解釋較為合情合理呢?其實,若依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去解釋,理路清晰,脈胳相承,一點都含糊!
解讀經典不能依文解字,必須順次序來理解上下文意,如上述經文,行者在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之前,已是以善根迴願生西方極樂淨土的佛弟子,善男信女,而非一般愚惡凡夫。再者,行者因為聽聞正法而未定,才岀現「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」在後。所以,這個「未定」背後必有一個隱義,才顯岀「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」之言,兩者是相關連的。
待下文再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