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無量壽經》的如來出世本懷文,是本懷中的本懷

網上圖片

「入佛知見道」與「發願生極樂」都是如來出世本懷

前文得知,釋迦牟尼佛在《無量壽經》向世人暢說如來出世本懷,勸化眾生出離生死,願生彌陀淨土,經文如下:「如來以無盡大悲,矜哀三界,所以出興於世,光闡道教,欲拯濟群萌,惠以真實之利」。釋尊矜哀三界眾生,為了拯救、救濟我們,惠施、給予我們成佛的功德和真實的利益。

作為佛弟子,我們得聞釋尊在世時金口所說的三番心底話 (見前文),示現人身,懇切勸化眾生導歸淨土,我們自當理發出離心,理應發菩提心、發願往生淨土之心。如淨土詩偈言:「蓮池無日不花開,四色祥光映寶台;金臂遙伸垂念切,眾生何事不思來!」

其實,釋尊除了在《無量壽經》向世人暢說如來出世本懷,也曾在《妙法蓮華經》向聲聞及菩薩等聖眾暢說如來出世本懷,經文如下:「舍利弗,諸佛隨宜說法,意趣難解。所以者何。我以無數方便、種種因緣、譬喻言辭、演說諸法,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,唯有諸佛乃能知之。所以者何。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、出現於世。

舍利弗,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、出現於世。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、使得清淨故,出現於世。欲示眾生、佛之知見故,出現於世。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,出現於世。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,出現於世。舍利弗,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、出現於世。」

簡單來說,世尊告訴常隨弟子:佛的知見,就算聲聞菩薩也難解意趣,唯佛能知。故佛出現於世,以種種因緣、譬喻言辭、權宜善巧等方便,隨宜說法,令眾生開佛知見,欲示眾生佛之知見,悟佛知見,最後入佛知見道。這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、出現於世。

這兩段出世本懷文的內涵相若,世尊向聲聞及菩薩等聖眾勸化「入佛知見道」,與向三界群萌凡夫勸化「發願生極樂」,兩者都是真實,利益一致,如《觀經》云:念佛往生人是「當坐道埸,生諸佛家」,所以花開見佛悟無生,即入佛知見道也。

為甚麼世尊分別在兩部經典暢說如來出世本懷?

為甚麼世尊分別在兩部經典暢說如來出世本懷?顯然是「對機別」,《妙法蓮華經》是以聲聞及菩薩等為當機眾,他們雖已發出離心,修行證果,了斷分段生死,不再受身輪迴,但有未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,故世尊勸他們迴小向大,求成佛道,並為他們開、示、悟、入佛知見。

至於《無量壽經》的當機眾,則以凡夫為本,兼為聖人。世尊認為娑婆世界六道眾生都是苦,所謂「三界皆苦」,但世人見淺,只渴求現生人天之樂。莫說成佛菩提心,就連出離生死心,我等凡夫也發不起,更談不上修成甚麼功德,故直言「欲拯濟群萌,惠以真實之利」。

如來出現於五濁,隨宜方便化群萌

唐善導大師在《法事讚》概括地敘述釋尊一生說法度生,讓人更容易明解以上出世本懷文,實是如來本懷中的本懷。偈言:

如來出現於五濁,隨宜方便化群萌。
或說多聞而得度,或說少解證三明。
或教福慧雙除障,或教禪念坐思量。
種種法門皆解脫,無過念佛往西方。
上盡一形至十念,三念五念佛來迎。
直為彌陀弘誓重,致使凡夫念即生。

「如來出現於五濁,隨宜方便化群萌」--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五濁惡世,目的是為了隨順眾生的根機和種性,善巧開示種種方便法門 ,化導一切在萌芽的眾生。換言之,大地眾生雖有佛性,但受濁世污染,對境生迷,起惑造業,佛性因垢障而尚未開顯,所以叫做「群萌」。

「或說多聞而得度,或說少解證三明」--那麼,釋尊怎樣「隨宜方便」度化我們?對博學多聞的人,釋尊廣開智解,最後令其得度,了生脫死;對不用多解,聞法即悟的人,釋尊教「三明六通」,如禪宗「以心印心」,當下明心見性,這也是佛所說的方便法門,上根之機相應者當可證得。

「或教福慧雙除障,或教禪念坐思量」-- 或者釋尊教我們修福修慧,除我、法二執,正障(所知障) 和習障(煩惱障) ,了生脫死,乃至福慧圓滿,而成為佛,這是佛所說的修持法門; 或者釋尊教我們禪觀,制心一處,包括定善觀行,得見佛三昧,開發自性本具的功德等等。

種種法門皆解脫,無過念佛往西方

「種種法門皆解脫,無過念佛往西方」--釋迦牟尼佛廣開八萬四千法門,我們若能「歡喜信受,依教奉行」,任何一種法門都可以令我們解脫生死輪迴;不過,沒有一個法門比「念佛往生西方」這個法門更超勝。換言之,「念佛往生」的淨土法門超過種種法門。

「上盡一形至十念,三念五念佛來迎」--多至一輩子的念佛,少到臨終十念:甚至臨終之時,念三念、五念,乃至一念,阿彌陀佛都會來迎接引,決定往生。為甚麼其他法門要求各種各樣的修持,而念佛法門這麼簡單呢?三念五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佛就來迎呢?

「直為彌陀弘誓重,致使凡夫念即生」-- 只因阿彌陀佛的弘誓願力,殷重不虛,能使得沒有功德迴向的我等凡夫,只要念佛,即蒙佛光攝取,即得往生,即入必定,不待臨終,甚至不要等待第二念,當下念佛,當下願行具足,當下善根福德同佛無異,當下獲得往生決定的身份。

釋迦、彌陀兩位如來向眾生開示種種解脫生死的法門,無非讓我們全面、深刻認識自己的根機-- 非真實心中作三業,難以受持種種善法。因此,如來意願,望眾生能決定選取一個契機契理的法門--唯說彌陀願海,念佛生西,及早回家。

關閉選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