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乘那一願往生淨土,終歸回到彌陀大願業力

圖:Pixabay
圖:Pixabay

阿彌陀佛是為了十方眾生來生其淨土而取正覺

阿彌陀佛發下三個大願 – 第十八、十九、二十願,經五劫思惟後,在十劫前成就,能夠使十方眾生來生其淨佛國土 – 極樂世界。這三個願的願文有共同之處,皆以「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」開始,中間有「至心…,欲生我國」,「若不…,不取正覺」結尾。

「若不…,不取正覺」 – 說明阿彌陀佛是為了十方眾生來生其淨土而取正覺。依釋迦牟尼佛所言,在法藏菩薩取正覺、號阿彌陀的那一刻,同時成就了以四十八願為設計藍圖、圓滿功德莊嚴的極樂「報土」,可知阿彌陀佛的位格就是「報佛」,即以「報法」度生。

何謂「以報法度生」呢?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有一對「凡夫入報」的問答云:「問曰:彼佛及土,既言報者,報法高妙,小聖難階,垢障凡夫,云何得入?答曰:若論眾生垢障,實難欣趣,正由託佛願,以作強緣,致使五乘齊入。

「五乘」,涵蓋六道凡夫;「齊入」,說明上至菩薩,下至凡夫皆平等地得入報土。此「報法」真高,妙不可言,因為九界眾生正因為「託佛願(第十八「念佛往生」願),作強緣」(增上緣) 得生彌陀報土,受用極樂世界種種快樂和利益,如餘四十七願所言。

「攝生三願」中, 阿彌陀佛承諾那三類眾生,給他們什麼利益?

「至心…,欲生我國」 – 至者,真也;說明眾生只要「真心」想往生彌陀佛國淨土,阿彌陀佛能夠令他們來生。這三個願所指的眾生是什麼人呢?

第十八願 – 十方眾生,「至心信樂」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

第十九願 – 十方眾生,「發菩提心,修諸功德,至心發願」,欲生我國

第二十願 – 十方眾生,「聞我名號,繫念我國,植諸德本,至心迴向」,欲生我國

又,阿彌陀佛承諾以上三類「欲生我國」的眾生,惠以什麼利益呢?

第十八願 – 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

第十九願 – 臨壽終時,假令不與,大眾圍繞,現其人前者,不取正覺。

第二十願 – 不果遂者,不取正覺。

「攝生三願」中,「稱我名號」是阿彌陀佛指定唯一往生的行業

三個願之中,為什麼只有第十八願在眾生「欲生我國」,與阿彌陀佛答應取正覺後給予的利益之間,出現四個字 – 乃至十念?「十念」者,是念佛 – 「稱我名號」!何以故?因在第十八願之前的第十七願 – 設我得佛,十方世界無量諸佛,不悉咨嗟,稱我名者,不取正覺

對「至心信樂」第十八願、「欲生我國」的眾生,阿彌陀佛特別指定「稱我名號」,是唯一往生的行業;阿彌陀佛對「至心」乘第十九願、第二十願的「欲生我國」的眾生卻沒有指定做什麼,亦即依求生者本人的意願,繼續修功德、植德本,然後「迴向發願」亦可得生!

那麽,三個往生大願的重點是什麼?阿彌陀佛欲告知願生者什麼訊息呢?首先,乘第十八願往生極樂世界者,只要順應阿彌陀佛指定的方法 、唯一往生的行業 – 「乃至十念」,即「上盡一形,下至十聲,稱我名號」,則獲阿彌陀佛往生的保證 – 必定得生淨土。

在三個往生大願中,第十八願稱為「念佛往生願」,是阿彌陀佛以名號救度眾生,並以自己能否取正覺,與十方世界的念佛眾生得否往生淨土綑綁在一起,這個代價確在太大!萬一有一個念佛眾生不得生,法藏菩薩豈不是不能成就第十八願,不能取正覺、不能成為阿彌陀佛?

為什麼自力修諸功德者,必須迴向發願,方可往生?

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主動發願,平等地以純粹佛力救度眾生,來生其國;任何眾生只要真心信任、樂意接受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救度,或順應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所指定的方法 – 稱佛名號,願生彌陀淨土。當下信心決定,往生即便決定;平生之時,往生之大業已經搞定,平生業成也。

其次,人各有因緣,不論什麼因由,雖然得聞第十八願而未有信心決定,沒有順應阿彌陀佛指定的方法、唯一往生的行業 – 「乃至十念」、「稱我名號」,但仍「欲生」彌陀淨土,故按自己個人的想法修持,他們乘第十九願、第二十願,至心將功德迴向,發願往生。

發菩提心,修諸功德」,「繫念我國,植諸德本」,本來與往生淨土沒有直接關係,所以,他們必須將功德迴向,發願往生極樂世界、彌陀淨土,才與往生淨土有相關係,才得到阿彌陀佛「臨終來迎」、「終得果遂」的保證!可知「迴向發願」,實是迴心向彌陀,方可得生。

換言之,若人以稱念彌陀佛名之外的其他方法,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,一則要至心迴向發願;二則往生不定,對彌陀第十八願的信心未定故;三則是臨終要提起正念,方得業成;四則是:縱使得生,只能住入蓮胎,華內三障 – 不見佛、不聞菩薩法、不與法侶同遊供佛。

「迴向發願」之義,終歸到彌陀願力救度

所謂「迴向發願」,實是回歸到彌陀本願名號功德力救度,才得往生。乘第十八願往生者,一則只要至心信樂,不用迴向發願;二則信心決定,往生決定;三則是平生業成,現生不退,不待臨終;四則是自然化生,華開見佛悟無生,信心清淨故。

正如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「玄義分」云:「言弘願者, 如《大經》說 :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。」「弘願」者,第十八願也。南無阿彌陀佛!

關閉選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