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福是三世諸佛的淨業正因,也是往生正因嗎?

圖:Pixabay
圖:Pixabay

修「三福」功德,若不迴願,不是「往生正因」

釋迦牟尼佛在《觀經》回應韋提希夫人的提問:教我思惟、教我正受,認為她的提問 「以機緣未備,顯行未周,更開三福之因,以作未聞之益」。當自開三福後,釋尊即補充一句:「汝今知不?此三種業,乃是過去、未來、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。」

一直重視「發菩提心,修諸功德」的佛門中人,得聞《觀經》的「三福是三世諸佛的淨業正因」,反應非常強烈,馬上認定:三福應是我們的「往生正因」,殊不知將三福功德迴向發願,乘第十九願得生,只是《觀經》在文字上的「顯義」,其實釋尊此言另有一番「隱義」,鮮為人知。
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釋這句經文時,云:從「佛告韋提」下至「正因」以來,明其「引聖勵凡。」但能決定注心,必往無疑。何謂「引聖勵凡」?聖,別指大聖,即是佛;泛指登地菩薩。表面上,這句話說明聖眾皆以清淨心修福業,能成就三業清淨、能度眾生的佛身。

一般佛弟子依《維摩經》言:「若菩薩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,隨其心淨則國土淨」,認為菩薩必須修心,心淨則國土淨;然而,佛教認為「萬法唯心造」,心、身 (正報)、土 (依報) 是三位一體,分不開的。言「身」者,必依「土」而存,所謂「依正一體」。

諸佛菩薩發願度諸眾生,有總願(「四弘誓願」),也有別願

諸佛菩薩皆以「法界」為身,安住在「法界」土裏,所謂「法界身」者,如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「像觀」釋,云:言「法界」者,有三義:一者心遍故,解法界。二者身遍故,解法界。三者無障礙故,解法界。正由心到故,身亦隨到,身隨於心故,言「是法界身」也。

由此可知,諸佛菩薩是「身心一體」、「依正一如」。所以,諸佛菩薩以清淨心修三福之真實業,成就三業清淨的清淨佛身,盡虛空,遍法界;處處都在,無處不在。言「身」者,是「正報」,修得身、口、意三業清淨,是能度之身,度什麼呢?廣度十方眾生是也!

諸佛菩薩發下「四弘誓願」(總願),角色是「能度者」,而十方法界眾生是「所度者」,充分體現了「自度度他」、「自利利他」的菩薩精神,如釋迦牟尼佛在《觀經》第八「像觀」言:「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」然而,諸佛菩薩各有「別願」來度眾生的。

例如,釋迦牟尼佛發五百大願,發願來生娑婆穢土,在「五濁惡世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為諸眾生,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」 (淨土法門);藥師佛發十二大願,發願為諸眾生,現世得安樂,消炎延壽;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,讓眾生來生其國,在淨土成佛。

「念佛往生」是阿彌陀佛成佛的根本願,是獨一無二的別願  「念佛往生」是阿彌陀佛成佛的根本願,即第十八願:「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。」為什麼說「在淨土成佛」?任何眾生只要身處清淨土,其身自然清淨;身既清淨,心亦清淨;心、身、土是三位一體,分不開的。

雖然,諸佛的光明皆遍照法界,能入十方眾生心想中,也有無量壽命度眾生,但若論行願,阿彌陀佛有別於其他佛,法藏菩薩 (阿彌陀佛的前身)發四十八大願,讓眾生來生其國,在淨土成佛。換言之,法藏菩薩要在報土成佛;若眾生不能來生其佛土,他就不成佛!

釋迦牟尼佛形容這個是「超世願」,阿彌陀佛今已成佛,其報身是「酬因」之身,其報土能讓「念佛」眾生來生,亦已成鐵案不二的事實!只要念佛,自然必得往生;只要往生,自然必得成佛!這個「超世願」是諸佛無能及,堪稱「大願王」、諸佛之王!

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具足功德威神力,能破眾生一切無明,滿眾生一切志願,又其無量壽命,超越過、現、未三世,能度盡一切眾生。因此,就算釋迦的一代時教進入「法滅時期」,「經道滅盡,我以慈悲哀愍,特留此經,止住百歲。其有眾生,值斯經者,隨意所願,皆可得度。

有別於諸佛,阿彌陀佛的「位格」是報佛,以酬因之身,「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,積植菩薩無量德行」;彼佛光明無量,具足功德威神力,又壽命無量,能度盡過、現、未一切眾生,將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注入其名號 – 南無阿彌陀佛,致使無量無邊的眾生念佛即生,得真實之大利!

「專稱佛名」是往生正定之業(乘第十八願) – 《觀經》的「隱義」

「三福」本來是聖道門自力修行的方法,三世諸佛的淨業正因,與往生淨土沒有什麽相關的地方;所以,行者必須將「淨業」三福的「真實」功德迴向,發願往生,才扯上關係。所謂「迴向發願」,是引乘第十九願的佛弟子導入第十八願,全部終歸到彌陀大願業力,名號功德而得生。

由此可知,釋迦牟尼佛透過這句話 – 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,帶出阿彌陀佛的「別願」、「因本願」,說明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是「超世願」,有别於諸佛,是諸佛無能及諸佛無能及!「一向專稱,彌陀佛名」是往生正行,是諸行中最容易,而彌陀選定之法,令十方眾生皆可得度。

這是《觀經》的「隱義」,也是釋迦牟尼佛不請自來王宮,帶有此「密意」,如上文所言:阿彌陀佛成就了第十八「念佛往生」的本願,向韋提希夫人及未來世愚惡凡夫說成佛之道,已不是天方夜譚的事情了!這也是釋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懷,也是諸佛的意願!

關閉選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