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類的「奢摩他」、「毘婆舍那」和「三昧」 ?

另類的「奢摩他」、「毘婆舍那」和「三昧」 ?

《觀經》以佛滅後的未來世生死凡夫為當機眾,釋尊就韋提希夫人啟請,借勢從釋尊的教化說起,仗「自修持力」的觀行求生淨土而成就的「觀佛三昧」,而善巧地誠勸凡夫可以信方便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,仗「佛本願力」見佛,證得往生而成就的「念佛三昧」,以彌陀教化的歸結。

三昧,即Samadhi,義譯「正定」,是禪修觀行的名相。究竟三昧,及奢摩他、毘婆舍那等觀工夫,與淨土法門的念佛行持有什麼關係?其義有何異同?本文將試引淨土宗祖師善導大師的《觀經四帖疏》和曇鸞大師《往生論註》來說明之。

何謂「三昧」?

所謂「方便有多門,歸元無二路」,佛教縱開八萬四千法門,但「漸頓則各稱所宜,隨緣者則皆蒙解脫」。諸宗多以本宗思想與他宗作比較,乃是尋常之事。淨土宗亦無例外,順從釋尊禪修觀行的教化,採納其名相,以其定義比擬本宗的行果,相得益彰。

《觀經》的例子特別多,如行者見到極樂世界的寶地 (第三觀),即能脫苦,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,捨身地世,必生淨國。又如行者見佛及二菩薩像,遍滿極樂世界 (第八觀),即能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,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。

善導大師《觀經四帖疏》〈玄義分〉云:「言正受者,想心都息,緣慮並亡,三昧相應,名為正受」,即《觀經》〈地觀〉中所言:「若得三昧,見彼國地,了了分明」,即合上「教我正受」一句。如《華嚴經》說:「思惟正受者,但是三昧之異名。

本來「三昧」是自力修禪觀工夫,亦名「正受三昧」;因觀行得「見」佛真身 (法身) 為最高境界,故名為「見佛三昧」。就淨土法門而言,行者因心想念佛而佛有異方便,令行者得「見」之。姑勿論行者在什麼情況下見佛,以自力觀佛得見佛,還是以他力念佛 (稱名) 得見佛,皆名為「三昧」。因此,釋尊在《觀經》〈真身觀〉云:「以見諸佛故,名念佛三昧。

淨土法門以念佛為日常行持,切勿因經中有「三昧」一詞,以為又要修禪觀,求什麼「事一心、理一心」、或「心不散亂」、或「無相、離念」等止觀行持工夫。淨土行者念佛見佛,是仗佛本願力,非仗自修持力而得見,應知。

何謂「奢摩他」

曇鸞大師在《往生論註》指出淨土法門的「作願門」,相當於修觀門的「奢摩他」,云:「譯奢摩他,曰止。 止者,止心一處,不作惡也。 此譯名乃不乖大意,於義未滿。 」鸞師引觀門解「奢摩他」,更言他宗對「奢摩他」的解義,並不圓滿。

續云:「何以言之?如止心鼻端,亦名為止。不淨觀止貪,慈悲觀止瞋,因緣觀止癡,如是等亦名為止。」止,不應局限於止心,也應止貪、止瞋、止癡,否則怎能算得上「奢摩他」?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。

接下來,曇鸞大師解釋淨土法門的「奢摩他」,云:「奢摩他,云止者,今有三義:一者,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,願生彼土。此如來名號,及彼國土名號,能止一切惡。 二者,彼安樂土,過三界道。 若人一生彼國,自然止身、口、意惡。 三者阿彌陀如來正覺住持力,自然止求聲聞、辟支佛心。 此三種止,從如來如實功德生。 是故言:『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』。

極樂世界無三惡道,往生淨土者「自然」止一切惡。這是天生的,一生下來,不但心淨,身也淨。何解?此種他宗所謂「奢摩他」的功德力,來自阿彌陀佛的本願力,及其真實功德力用所致,不假自力而自然具足。行果一樣,但往生淨土者得力於彌陀本願,而非一般菩薩觀門的自修持力!

何謂「毘婆舍那」?

曇鸞大師在《往生論註》指出淨土法門的「觀察門」,相當於修觀門的「毘婆舍那」,云:「譯毘婆舍那,曰觀。 但泛言觀,義亦未滿。 何以言之? 如觀身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、九相等,皆名為觀。

同樣地,鸞師認為觀門解「毘婆舍那」,其義亦不圓滿,比較淨土法門的「毘婆舍那」更稍遜,云:「毘婆舍那,云觀者,亦有二義。一者在此作想,觀彼三種莊嚴功德。此功德如實故,修行者亦得如實功德。 如實功德者,決定得生彼土。二者一得生彼淨土,即見阿彌陀佛。未證淨心菩薩,畢竟得證平等法身。與淨心菩薩,與上地菩薩,畢竟同得寂滅平等。是故言:『欲如實修行毘婆舍那故』。

如實者,真如實相,真實也。鸞師以天台宗的「實相法」,解釋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是無漏心生,清淨業成,故是「真實功德」。有別於娑婆世界的「緣起法」,此世界眾生所修的功德皆是有漏心生,虛妄不實,顛倒而不究竟,故是「不實功德」。

阿彌陀佛為一切法界眾生而修此真實功德,所以迴施給念佛眾生的功德,當然也是「真實」,故言「此功德如實故,修行者亦得如實功德」。換言之,念佛者攝取的名號功德亦是「真實」,因此,凡夫以「真實功德」入彌陀的真實報土,是相應的,決定得生彼土。

由於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國土,是無為涅槃界,依正二報,清淨莊嚴,平等一相,平等法身故;就是生彼國者,皆「智慧高明,神通洞達,咸同一類,形無異狀」,同得寂滅平等故。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和不虛作住持力,真是不可思議啊!

關閉選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