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人若靠上彌陀本願的名號功德力,即便往生!

(圖:網上圖片)

彌陀名號之外,無「信、願、行」可言

阿彌陀佛第十八願,願文云:「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[信],欲生我國[願],乃至十念 [行]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。」這個願是阿彌陀佛是根本大願──若他不能接引十方眾生往生其極樂國土,他就不成佛了。所以,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稱為阿彌陀佛的「本願」。

第十八願整體來說,信、願、行三個方面,前後互相呼應。「信」是真心相信阿彌陀佛在此願的承諾,以稱念其名號的行法,得生彌陀淨土;「願」是真心願意以稱念其名號的行法,得生彌陀淨土;「行」就是「依佛教、順佛意」,以稱念其名號的行法,得生彌陀淨土。

所以,第十八願講信願行,從行者方面來說,最後都是歸結在「以稱念其名號的行法,得生彌陀淨土」。只要我們「一向專(代表著信和願)稱彌陀佛名」,阿彌陀佛必然履行第十八願的承諾,保證我們得生彌陀淨土。故此,第十八願稱為「念佛往生願」。

從另一角度,以阿彌陀佛發此願的悲心來看,第十八願講信、願、行,全部都歸入阿彌陀佛的名號之內。換言之,阿彌陀佛向我們保證:只要我們對名號有「信」心,「願」意接受名號這個方法,並諸付實「行」──稱念名號,必然得生彌陀淨土。

以阿彌陀佛本願為體的信、願、行,一信永信,一願永願,一念永念

又因阿彌陀佛已經成就第十八願,阿彌陀佛的保證是真實不虛,永不改變,所以,我們對第十八願的名號功德力的信受心、乘仗第十八願的名號功德力的願生心、及順應第十八願所指定的行持──稱念名號,亦是真實不虛,永不改變!可以說是一信永信,一願永願,一念永念,畢命為期。

又可以說,我們往生淨土的「信」心是依本願而生起,我們求生淨土的「願」心是依本願而發起,我們稱念名號,求生淨土,是順應本願而「行」持,乃至一念──不管是信心、願心,還是稱名,任何有緣往生人、淨土行者只要以彌陀第十八願所言及的「名號」為本體,即靠上彌陀本願的名號功德力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轉。

由此可知,我們平生之時,聞說阿彌陀佛,這「聞說阿彌陀佛」,並不只是聽人家念了一聲、或十聲阿彌陀佛,就叫做聞說阿彌陀佛,而是聽聞自信教人信的善知識解說、傳授阿彌陀佛本願名號功德力救度十方眾生的內涵、來龍去脈、因果道理,然後信受在心,這才是「聞說阿彌陀佛」。

信受在心,持名在口──「本願稱名」是淨土宗一大特色

慧淨上人續說:所謂信受在心,就是「信受彌陀救度」,而「願生彌陀淨土」,此後「專稱彌陀佛名」,這叫做信受在心,也叫做「執持名號」。執持的「執」,就是堅牢,信仰堅定,不會移轉;「持」就是不散不失。

意思是說,這個道理信受在心中,永遠不會懷疑改變,亦即徹底信受彌陀救度,願生彌陀淨土,專稱彌陀佛名,這就是「執持」。內心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,口中自然就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。

話得說回來,信心、願心之類的東西比較抽象,很難捉摸,作錯用神,令人困擾、糾結、混淆,弄不清楚,所以,兩位世尊針對「妄想紛亂」的九品凡夫之根機,特意將「念佛」,具體演譯為「稱名」。

其後的祖師皆以此為依據,如龍樹菩薩云:阿彌陀佛「本願」如是:若人「念」我,「稱名」自歸,即入必定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是故常應憶「念」。由此可知,「本願稱名」是往生淨土的正因,也是淨土宗的特色之一。

第十八願的「乃至十念」的內涵

探討第十八願的「乃至十念」的內涵時,必須朝著淨土宗的特色──「簡單、容易」的方向去想。願文中的「乃至」兩個字流露阿彌陀佛的無盡悲心和超勝的智力。

所謂「乃至」,阿彌陀佛慈悲,制定的念佛得生淨土的方法,「乃至」是最壞的情況下念佛,儘管被救度的一方,「乃至」是甚麼根機,是出家,還是在家;是善人,還是惡人;是上智,還是下愚,臨終還是平生,念佛多少、時間長短等等。

在願生者的能力上,是修定善觀行,還是修散善三福;是有佛法善根,還是有世俗善根迴向,「乃至」甚麼到修不到,做不來,從來没有任何宿世善根的逆謗闡提,阿彌陀佛都一律荷負群生,一力承擔,保證稱其名而願意接受他來救度者,悉皆得生其國。

我們以這種取態去體會彌陀的大悲願心,和看待這個彌陀救度的淨土法門。所謂「乃至」,例如就念佛的數量,從多向少,上盡一形,下至十聲。就念佛的時節,不論何時、不論久近,不論時處諸緣,只要一心迴願往生淨土,人人有份,人人得生,萬不漏一!

所以,「乃至十念」就是「本願稱名」,也就是善導大師的總結: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」──「平生之機,上盡一形;臨終之機,下至十聲一聲」,所以「十念」就是念佛、稱名的意思,是一個代表「滿數」的含括用辭,不是口念了十聲就可以往生。

《觀經》下品下生文的「具足十念」之內涵

再看《觀經》釋「十念」,云:如是至心,令聲不絕,具足十念,稱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「如是至心」,自然「令聲不絕」;「令聲不絕」就是「如是至心」。
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解釋「具足十念」時,云:「今此《觀經》中,十聲稱佛,即有十願、十行具足。云何具足。言『南無』者即是歸命。亦是發願迴向之義。言『阿彌陀佛』者,即是其行。以斯義故,必得往生。」

亦是「迴向發願心」之義者,具足「三心」,即是以三心正因,念佛正行,得生淨土。

關閉選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