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腐朽為神奇的淨土法門

圖:網上圖片

其有眾生,值斯經者,隨意所願,皆可得度

善導大師在《觀經四帖疏》將釋尊的一代時教,歸納為定、散二善,云:「定即息慮以凝心 , 散即廢惡以修善」,前者是《觀經》前十三種定觀,後者是後三輩觀。然而,不是人人堪受釋尊的定、散二善之教化。善導大師指出,有四類眾生不堪受善法,云:

謗法與無信,八難及非人,此等不受也。斯乃朽林碩石,不可有生潤之期。此等眾生,必無受化之義。」佛法大海,唯信能入。若眾生聞佛法而誹謗,是為「謗法」;「無信」者是不相信,又不誹謗,聞如不聞,没有佛法善根,稱為「一闡提」。

「八難」是八種有障難的人,不能遇佛聞法,包括愚惡的地獄,餓鬼,畜生的三惡道眾生;佛言:我說此人未得解脫也。第四種是「北俱盧洲」的人道眾生,享樂無苦,死後生天,無佛法緣。第五種是長壽天,或無想天的天道眾生,在定中不會起心動念聞法。

第六種是「根缺」,盲聾瘖啞,乏受化的因緣。第七種是「佛前、佛後」,即「佛在世時我沉淪, 佛滅度後我出生」者,不能聞法。第八種是世智辯聰者,具所知障,不信受佛法。至於「非人」,就是說雖然是人,可是沒有人格,禽獸不如,「人皮畜生」是也。

善導大師喻這四類眾生為朽木、頑石,即没有萌芽的生機,法水亦無從浸潤,不堪受釋尊定、散二善之教化,但他們可以得度嗎?有的,釋尊在《無量壽經》言:「當來之世,經道滅盡,我以慈悲哀愍,特留此經,止住百歲。其有眾生,值斯經者,隨意所願,皆可得度。」

以佛願力:五逆十惡,罪滅得生;謗法闡提,迴心皆往

善導大師在《法事讚》言:「以佛願力:五逆十惡,罪滅得生;謗法闡提,迴心皆往。」甚麼是「迴心」呢?「迴向發願心」是也。「至誠心」、「深心」與「迴向發願心」,合稱「三心」。《觀經》云:「若有眾生,願生彼國者,發三種心,即便往生。」

可知「三心」是往生淨土的關鍵。任何眾生,特別是不堪受法的四類眾生,但能迴心,亦得往生。「至誠心」是真實心,即真心相信阿彌陀佛願力救度是真實的,要捨自心而歸向佛心,唯信佛語,唯順佛願,唯依佛教;講到往生正因,唯稱南無阿彌陀佛!

「深心」是真實信心:「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,善根薄少,流轉三界,不出火宅;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,及稱名號,下至十聲、一聲等,定得往生」。前者是「機深信」--深信自己是無緣出離;後者是「法深信」 – 無疑無慮,深信彌陀願力能救度我。

「迴向發願心」,即是將「所作一切善根,悉皆迴願往生」,即「迴所修業,向所去處」,若依經論來說,以上「謗法與無信,八難及非人 」等四類眾生,就未迴心而言,若能迴願往生,即能被彌陀名號本願力救度,所謂「五逆十惡,謗法闡提,迴心皆往」。

善導大師在《般舟讚》又言:「謗法闡提行十惡,迴心念佛罪皆除。利劍即是彌陀號,一聲稱念罪皆除。」可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這句六字洪名就如一把利劍;佛劍一揮,無罪不消、無障不除,如曇鸞大師在《往生論註》言:「以信佛因緣,願生淨土,乘佛願力,便得往生彼清淨土。

六道凡夫,不斷煩惱,得涅槃分,焉可思議

未斷煩惱的六道凡夫,之所以能夠迴向發願,往生淨土,原因是稱念佛名。從阿彌陀佛那邊來看,就是彌陀名號的功德力所致。曇鸞大師在《往生論註》釋極樂淨土「莊嚴清淨功德成就」云:「 有凡夫人煩惱成就,亦得生彼淨土。三界繫業,畢竟不牽。則是不斷煩惱,得涅槃分。焉可思議? 」

曇鸞大師指出:有五種不可思議:眾生多少,業力,龍力,禪定力,佛法力,「然五不思議中,佛法最不可思議」。可知不管眾生有多少,業力有多重,以佛力為強緣,即增上緣,令本來謗法闡提、五逆十惡的人,迴心念佛,罪障皆除彌陀果覺名號救度,超勝絕妙,有別其他自力因地修行的法門。

曇鸞大師又言:「此中佛土不可思議,有二種力:一者業力,謂法藏菩薩出世善根大願業力所成;二者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攝。」其中,在極樂國土,「佛能使聲聞復生無上道心,真不可思議之至也」。為甚麼彌陀名號功德力能使聲聞復生無上菩提道心,是真的不可思議之至極呢?

彌陀名號功德力能使聲聞復生無上菩提道心,是真的不可思議之至極

原來,聲聞是自了漢,把自己的外在身體化成灰燼,把內在心智徹底寂滅,所謂「灰身滅智,證入實際」。所以,自利聲聞的身心安住在寂然無所住的狀態,曾被釋迦牟尼佛呵斥為「焦芽敗種」。燒焦了的根芽、敗了的種子,照計不可能生起佛道根芽,更不應復萌而重生無上菩提道心呢?

但「若人一生安樂淨土,後時意願生三界教化眾生。捨淨土命,隨願得生」,如阿彌陀佛第十五、第二十二願言。他們乘願再來,普度眾生;當他們得生三界,不復更三惡道 (如第二願言),同時,「雖生三界雜生水火中,無上菩提種子畢竟不朽。何以故?以經正覺阿彌陀善住持故」!

死灰豈能復燃,棄死豈能復生,焦芽敗種的聲聞既無厭苦緣,又無欣淨緣,願生淨土之心無由生起,如今竟能發無上道心,願生三界,度生成佛,豈不是比謗法闡提的凡夫,捨苦出生死而願生淨土,度生成佛,更不可思議嗎?

關閉選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