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阿彌陀經》── 極樂淨土的最佳宣傳品(一)

004

引言

人生的經歷愈多,愈會發現每天生活在這個世道真的「無非是業、無非是罪」﹗那麼,我們求願脫離生死輪迴的心應該會是愈來愈懇切。然而在這個末法時代,總是「說理的人多,而悟理的人少;知道的人多,而行道的人少。」佛法的義理看似不難理解,但是在實踐佛法於生活,並對治無始以來所累積的「習氣」,卻又甚為艱難。面對這樣的處境,我個人認為我們這些末法時代的眾生,能於現世斷除煩惱、得證羅漢四果的機會,似乎是甚為渺茫﹗那麼,我們的出路又會是怎樣﹖原來釋迦牟尼佛一早為我們這些根器不佳的眾生籌謀好,將最合適的「離苦得樂」之道非常主動的向我們「奔走相告」﹗他主動介紹給我們的這條出路,就是得生極樂淨土的法門;而全部《佛說阿彌陀經》(下稱《阿彌陀經》)就將佛陀既主動,又殷切推介的實況完全地呈現出來。本文將會以佛陀為了令末法時代的眾生可以離苦得樂,而積極推介極樂淨土為立足點,來解構整部的《阿彌陀經》。

「無問自說」

古往今來的祖師大德都說,因為所有佛經都是有弟子向釋迦牟尼佛請法,佛陀才會開示說法的;但是唯獨《阿彌陀經》卻是釋迦牟尼佛「無問自說」,故認為釋迦牟尼佛對「極樂淨土」及「阿彌陀佛」十分推崇。然而,時至今天,可能大家對於「無問自說」的理解和感覺並不如古時候的情況,因此請容筆者在此以一個譬喻來說明﹕

假設一位老師平日教學生時雖然是「知無不言」,但是他有一個宗旨就是有問則答,無問則「守口如瓶」,不會主動向學生推介什麼。但是,他得知最近有一間書店,推出一個「買一送一」優惠,他認為這對所有學生的學業有幫忙,所以急不及待地將這麼好的消息告訴學生們。因此,他已等不及上課說,而是立即召集學生於一起,立即將這個「好消息」告訴學生們﹗

這就好像《阿彌陀經》中所記述的,由「如是我聞」開始到「無量諸天大眾俱」,就是阿難尊者憶述完佛陀宣說《阿彌陀經》的背景(時、地、人、說法者、聽法者)之後;他便立即指出,當時佛陀沒有等弟子發問,便立刻要訴舍利弗尊者﹕在這個娑婆世界的西邊有一個淨土叫「西方極樂世界」,當中有一位阿彌陀佛正在為眾生說法。(「從是西方,過十萬億佛土,有世界名曰極樂,其土有佛,號阿彌陀,今現在說法。」)

盛讚極樂淨土的殊勝之處

其實,《阿彌陀經》前三分二的內容都是釋迦牟尼佛要點出極樂國土有多好﹗而且,他就是要以極樂淨土有多好來吸引我們求生淨土。故《阿彌陀經》述說完極樂淨土的勝妙,釋迦牟尼佛便告訴舍利弗,就是因為我知道極樂國土有這麼多勝妙之處,我才向大家推介這個淨土﹗而且亦勸那時在會的弟子及未來得聞《阿彌陀經》的眾生要發願得生極樂國土。就如經中所言﹕「舍利弗。我見是利,故說此言。若有眾生,聞是說者,應當發願,生彼國土。」

(待續)

關閉選單